特级螺旋藻
一、营养价值
1、蛋白质
螺旋藻异常的包含大量的蛋白质,视乎来源的占净重约55-77%。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。但与动物蛋白质如肉类、蛋或奶比较,蛋氨酸、半胱氨酸及赖氨酸的份量则较少。若与植物蛋白质比较,如大豆、荚果,则较优越。
2、脂肪酸
螺旋藻有着丰富的γ次亚麻油酸(GLA)。但是若要获得与1g的月见草油或500mg的琉璃苣油相等份量的γ次亚麻油酸,则要有5-10g的螺旋藻才可。螺旋藻亦提供少量的其他脂肪酸,如α次亚麻油酸(ALA)、亚麻油酸(LA)、十八碳四烯酸(SDA)、二十碳五烯酸(EPA)、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及花生四烯酸(AA)。
3、维生素
螺旋藻包含大量的维生素,如B1(硫胺)、B2(核黄素)、B3(烟酸)、B6(吡哆醇)、B9(蝶醘谷氨酸)、B12(钴胺素)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D及维生素E。螺旋藻内维生素B12的生物利用度倍受质疑。有些试验尝试确定维生素B12的存在。当中最闻名的是美国药典使用莱士曼氏乳酸杆菌来试验。使用这种方法的研究指螺旋藻有着生物最低利用的维生素B12。但是,这个方法的缺点是没有分开人类及非人类的生物利用维生素B12。另一个由螺旋藻种植人所进行的实验指它们是生物利用维生素B12的重要来源。
4、矿物质
螺旋藻干含很丰富的钾,同时亦含有钙、铬、铜、铁、镁、锰、磷、硒、钠和锌。
5、光合色素
螺旋藻包含很多色素,如叶绿素a、叶黄素、β胡萝蔔素、海胆烯酮、蓝藻叶黄素、玉米黄素、斑蝥黄质、硅藻黄素、3'羟基海胆酮、β隐黄质、颤藻黄质,加上藻胆蛋白的C藻蓝素及异藻蓝素。
6、化学成分
含蛋白质(60%),主要由异亮氨酸(isoleucine),亮氨酸(leucine),赖氨酸(lysine),蛋氨酸(methionine),苯丙氨酸(phenylalanine),苏氨酸(threonine),色氨酸(tryptophane),缬氨酸(valine)等组成。此外,还含脂肪,碳水化合物,叶绿素,类胡萝卜素,藻青素,维生素(vitamin)A、B1.B2.B6.B12.E,烟酸(nicotinic acid),肌酸(creatine),γ-亚麻酸(γ-linolenic acid),泛酸钙,叶酸(folic acid)及钙,铁,锌,镁等。
7、主要分类
螺旋藻共有35种,在分类地位上属于蓝藻门、蓝藻纲、颤藻目、颤藻科、螺旋藻属。常用于培养的螺旋藻有钝顶螺旋藻、极大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。而作为保健品食用的主要是极大螺旋藻(学名Arthrospira maxima)及钝顶螺旋藻(学名Arthrospira platensis)。这两个品种原先被分入螺旋藻属(学名Spirulina),后被分入节螺藻属,但习惯上仍称作“螺旋藻”。
极大螺旋藻
与其它蓝藻一样,极大螺旋藻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,与钝顶螺旋藻相比,藻丝更长,螺距更宽,但营养价值不如钝顶螺旋藻高。
钝顶螺旋藻
钝顶螺旋藻一般为蓝绿色,多细胞型,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,单生或集群聚生,藻丝直径5-10μm。细胞近方形,胞宽6-8微米,长2-6微米,先端钝形,螺旋数2-7个。末端不尖细或略细,末端细胞宽圆形,横壁略收缢,横壁无颗粒。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,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很快旋转,向前爬行。细胞内含物均匀,无真正的细胞核。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,而呈现不同体色,如蓝绿色、黄绿色或紫红色等。并有纤弱的横隔壁。
二、保健功效
减轻癌症放疗、化疗的毒副反应。主癌症的辅助治疗;高脂血症;糖尿病;营养不良;病后体虚;用作保健食品。
1、降低胆固醇
胆固醇降低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疾病的发作,螺旋藻里的Y—亚麻酸可以降低人体所含的胆固醇,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和预防心脏病减低胆固醇。
2、调节血糖
螺旋藻含营养丰富,是碱性食品,能给人体补充营养又可改变酸性体质,调整新陈代谢活动。与琼珍灵芝搭配食用,可以调节血糖,对糖尿病病情的稳定有显著效果。
3、增强免疫系统
螺旋藻内所含有的天然藻蓝蛋白,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,从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。
4、保护肠胃
大部分胃病患者均属胃酸过多,导致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,而螺旋藻是碱性食品,螺旋藻内含有很高的植物性蛋白质以及丰富的叶绿素、β-胡萝卜素等,这些营养物质对胃酸中和及胃肠道粘膜修复、再生和正常分泌功能极为有效,特别适用于肠胃患者。
5、治疗贫血症
缺铁性贫血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,而螺旋藻含有极为丰富的铁质和叶绿素,这些营养元素可以有效改善人体贫血的状况。
三、药理作用
1、对免疫系统的作用:螺旋藻多糖可使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提高39.5%-98.0%,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32.5%-51.5%,吞噬指数提高0.9-1.8倍,T淋巴细胞数提高46.8%-87.7%,脾脏白髓淋巴细胞排列密集,红髓内巨噬细胞明显增多,酸性α-乙酸萘酯酯酶 (ANAE)阳性淋巴细胞增加7.3%-12.8%。
2、抗菌作用: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阳性菌有抑菌作用,含脂质和三萜类化合物的钝顶螺旋藻的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强,含甾醇的提取物也有抑菌作用,但作用较弱。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阴性菌无抑制作用。
3、抗癌作用:螺旋藻对短期一次注射和长期多次注射1,2-二甲肼诱导的NIH小鼠和标准差大鼠大肠变性隐窝的形成有抑制作用。螺旋藻多糖对体内腹水型肝癌细胞有显着的抑制率,治疗组为54.0%,防治组达91.4%,对癌细胞DNA、RNA和蛋白质的抑制作用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加强。
4、抗辐射损伤作用:放射照射前、后给小鼠口服螺旋藻,均能提高小鼠存活率,有效剂量为每只3.75-15mg(156-625mg/kg体重,服用次数2-5次)。螺旋藻预防给药3次,经7.5Gy照射后第9天,对受照射动物敏感器官的观察表明,螺旋藻可使照射小鼠的胸腺重量、骨髓DNA含量高于对照组,这表明螺旋藻对免疫器官和造血组织有保护作用,这可能是螺旋藻抗辐射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。
5、光敏作用:用含0.25mg/ml的藻蓝蛋白(藻青素)处理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,再经514nm激光辐照300J/cm2,发现癌细胞存活率仅15%;而单纯采用激光辐照或藻蓝蛋白处理,细胞存活率为69%和71%。人大肠癌细胞株HR8348培养后分别用100μg,50μg,25μg 的钝顶螺旋藻的藻蓝蛋白处理,经光波为630nm的铜激光辐照12J/cm2,用MTT法检测培养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2.2%,37.6%和 89.7%,显示良好的剂量效应。对肉瘤S180小鼠,分别给予藻蓝蛋白注射2mg或口服20mg后,经铜激光辐照瘤体15天后,有效率分别为50%和 53%,与对照组相比,具显着差异。体内外试验证实藻蓝蛋白确有光敏作用,且无毒副反应,是一种理想的光敏剂。
6、降低胆固醇:将30位高胆固醇、轻度高血脂的男性,分为两组,A组每日服螺旋藻4.2g,持续8星期,血清总胆固醇在4星期内从 6.3mmol/L(244mg/dl)降至6.1mmol/L(233mg/dl),降幅达4.5%。B组服4星期便停止,总血清胆固醇降低,后恢复到最初的水平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星期内显着降低达6.1%,原来高胆固醇水平的人,血清胆固醇降幅更大。
7、对胃的保护作用:钝顶螺旋藻灌胃250-500mg/kg,对吲哚美辛(消炎痛)型、无水乙醇型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保护作用;可降低幽门结扎型大鼠溃疡模型的发生率和减少溃疡数,对胃液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可加速慢性醋酸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。
8、帮助建造健康的乳酸杆菌群:喂饲螺旋藻的老鼠,体内乳酸杆菌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3倍。在老鼠饮食中加5%的螺旋藻,饲喂100天,结果为:盲肠的重量增加13%,乳酸杆菌增加327%,盲肠内维生素B1增加43%。螺旋藻没提供这额外的维生素B1,而是改善了整个维生素B1的吸收。说明食用螺旋藻使体内的乳酸杆菌增多,并使机体从饮食中吸收维生素B1和其他维生素的效率提高。
9、提高铁的生物有效性和调理贫血症:选纯种Wistar大鼠,用低铁饮食法复制缺铁性贫血模型,用螺旋藻进行恢复试验,以硫酸亚铁为阳性对照组,以低铁饲料为阴性对照组,按螺旋藻含量由小到大分为3个实验组,含量分别为1%,8%,15%。结果:实验2组和实验3组体重高于阳性对照组,实验1 组体重与阳性对照组接近,阳性对照组体重高于阴性对照组。提示单纯性缺铁可影响大鼠生长,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,而螺旋藻有加速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,对大鼠缺铁性贫血恢复效果显着。另一项在日本进行的试验是,对8名青年妇女较长期限制她们的饮食,显现次长期贫血症--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,然后在每顿饭后食用4g螺旋藻,服用80天后,血红蛋白提高21%,从109g/L上升为132g/L,不再贫血。
10、减轻汞及药物对肾的毒性:给老鼠注射配制好的高浓度有机汞药物后,表明肾毒性的血液尿素氮(BUN)增加310%,血清肌酸增高 198%,在饮食中添加30%的螺旋藻后,BUN下降20%,血清肌酸降低157%,有2例降至最初水平。在给老鼠用了普通药物后,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,如镇痛剂、抗生素、抗癌药等。
11、其他作用:用含钝顶螺旋藻的饲料喂养小鸡,能使小鸡体重增加80%,这是由于钝顶螺旋藻内含碘化合物的存在,如T4、T3,这些含碘化合物刺激了小鸡的生长。此外,螺旋藻能使血糖降低,抑制血压上升。
|